目錄
我們為什麼要聚會?
為何要聚會?
我們聚在一起解決自己單獨難以解決的問題。我們聚在一起慶祝、哀悼、紀念人生的轉變。我們聚在一塊兒做決定。我們相聚,因為我們需要彼此。我們齊聚展現力量。我們聚在一起表揚與肯定他人。我們聚集起來設立公司、學校、社區。我們因歡迎他人的到來而聚,也為了歡送而聚。
然而聚會本身有一大矛盾:有太多相聚的好理由了,我們反而往往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聚。如果要將眾人有意義地召集起來,第一步就是要有大膽明確的目的。如果你不小心跳過了第一步,別緊張,你也不是唯一這麼做的人。
當我們省略了這一步之後,往往會讓老套或錯誤的假設決定了聚會的形式。而最終聚會的方式只是浪費時間,或者在真的需要時卻沒有好好凝聚在一起。
在職場上,我們花不少時間一個會接著一個開,但其實很多會議都可以用電子郵件替代,或改成十分鐘的站立會議。大學時,我們盯著講堂的地板發呆,而同樣的授課內容或許用影片呈現更好,教授的時間其實可以用來指導學生,釐清教材中特定較困難之處。在非營利組織的領域中,舉辦募款餐會是常態,因為大家都這樣做,但事實上餐會所能募到的款項可能也沒比舉辦活動的成本多太多。
很多時候,聚會是有幫助的,像是聚在一起決定如何讓社區公園變得像原本一樣安全,幫助朋友思考並制定策略解救其岌岌可危的事業,經過業績特別慘澹的銷售週期後重新聚焦等等。但往往在這些時候,我們卻沒想過要聚在一起,有時候是因為太忙,或像是現代人的通病:我們之所以不聚是因為我們不想請別人撥出時間參與。正因為大家普遍不想要麻煩他人,有越來越多人便表示希望自己過世後不要辦喪禮。
簡單來說,我們對聚會的想法(何時及為何而聚)都混在一起了。而當我們真的聚在一塊兒時,常常又採用聚會的公式(聚會通常會長什麼樣子),而沒有真的用心去思考安排。聚會之道始於目的:我們何時要聚會?以及為何而聚?
先弄清楚聚會的目的為何
回想一下你最近舉辦或參加的幾場聚會。一場拓展人脈的活動,一場讀書會,一個志工培訓活動。如果我問你這些活動背後的目的,就算聽到大家是因為「該場活動應該做哪些事」而辦,我也不會感到意外,因為我在工作中也常常聽到這樣的答案,你可能會告訴我:
- 拓展人脈的晚會是要介紹相似領域的人互相認識
- 讀書會則是要幫助大家一起讀一本書
- 志工培訓則是要訓練志工
- 教會小組是要讓教友們分成人數更少的團體進行互動
- 許多聚會安排都是遵循著這類的循環論證
你可能會問:「這又有什麼問題?」人脈拓展晚會的目的不就是要交流並拓展人脈嗎?對,就某種程度來說沒錯。但如果就只是如此,那這樣的聚會跟其他諸多人脈拓展的活動就沒什麼差別了:大家走來走去,有點尷尬地交換名片,只要有人願意聽就抓緊機會練習簡短版的自我介紹。大概不會有人因此感到驚豔。有些與會者可能會覺得尷尬或沒有安全感,決定永遠不要再參加類似的活動。
當我們沒有認真檢視聚會背後的「原因」,很容易一下子就會選擇複製陳腔濫調的聚會形式。更因此失去了創造令人印象深刻,甚至能帶來轉變的聚會。
像是在籌辦人脈拓展之夜的活動時,主辦單位是否能停下腳步,思考以下問題:我們的目的是要幫助與會者找到事業夥伴或客戶?是要幫助與會者銷售產品,或針對產品較弱的部分蒐集意見回饋?抑或是幫助不同領域的人盡可能拓展人脈,或建立一個會想持續聚會的新團體?由這些問題得出的不同答案會衍生出非常不同的聚會形式。
聚會的時候,我們往往會混淆了類別與目的。對於聚會的各種決定與假設,我們常常採用並非為我們量身打造的人數、形式和情境。我們以為只要知道聚會的類別(董事會、研討會、生日派對、市民大會等),就等於知道該如何安排籌辦。但我們往往還沒弄清楚舉辦聚會的目的為何,就選好了聚會的形式、活動內容及架構。小到人脈拓展之夜的活動,大到法庭審判,我們都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。
辦一個「聚」之有物的聚會
思考舉辦聚會的「立場」
電視影集《歡樂單身派對》(seinfeld)就是以「沒有內容的節目」出名。當大家聚在一塊,卻對相聚的目的毫無想法,那聚會也會是空洞的。但很多人早在別人告訴他們之前就意識到這件事,他們為聚會找到主題,作為創造有意義的聚會的基石。我想給各位一個挑戰,請大家也效法這些人,但要做得比他們更加深入。
大部分聚會的目的聽起來很了不起、值得尊敬,但事實上卻很基本又乏味:「我們要舉辦一場迎新餐會,讓新同事在我們這個緊密的團體中也能感到自在。」或:「我要辦一場生日派對,回顧過去一年發生過的事情。」這些都是目的,但卻都未能提供一個有意義的相聚理由:是否需要冒點風險?是否要表達立場?是否願意讓部分來賓(或主辦人)感到不安?是否能避免成為毫無限制、什麼人都可以參加的聚會?
對於要舉辦一場會議、撲克牌之夜、研討會,這些標準聽起來可能沒什麼道理。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我的聚會需要「表達立場」?又不是阿拉摩之戰 。我之前也聽過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。
幾乎每一次我要客戶再更深入思考聚會的目的時,他們都一副覺得我是要幫他們準備參加第三次世界大戰。但逼自己思考舉辦聚會的「立場」,能幫助你進一步想清楚這場聚會獨特的目的所在。大家都開心的聚會當然有,但很少會令人感到激動興奮。願意拒絕特定人選的聚會,更有機會辦得精彩出色。
明確且具體的聚會主題
那要怎麼做到呢?要如何創造出值得大家相聚的時刻?一個明確、大膽又富有意義的聚會目的,背後的要素有哪些?
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是「明確」。
越明確、聚焦,聚會的架構就越清晰,也越能鼓勵與會者熱情參與。我是從個人的工作中發現這一點,但有一位客戶進一步蒐集數據,佐證了我的這項論點。
meetup 是一個為使用者創造實體聚會的線上平台。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利用meetup 舉辦數千場實體聚會,這些年來,這間公司幫助了數百萬的人聚在一塊。meetup 的創辦者開始研究成功聚會背後的原因,結果得到了驚人的發現。最吸引人的聚會並不都是那種廣納百川型,對象不限、歡迎所有人的團體。
大家最想參加的通常是主題更侷限、明確的聚會。meetup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史考特.海夫曼(scott heiferman)告訴我說:「meetup 聚會的主題越明確,成功率越高。」
在 meetup 平台上要組織團體時,其中一個步驟是要為團體取名,並描述這個團體設立的目的。為了增加成功率,海夫曼及他的團隊開始鼓勵活動主辦人選擇更明確的團體名稱,而不是只在描述欄放入具體內容。策略就是「使它更具體清楚,大家找到具體適合自己的團體也會更躍躍欲試」,他說道。不管是在伊斯坦堡、倫敦或托雷多,主辦人在寫團體名稱時,如果使用越多形容詞加以描述,這個團體就越有可能被 meetup 認定為「高度符合」。
舉個例子,「lgbt 情侶和狗狗健行趣」的相符程度就會比「lgbt 情侶健行趣」、「情侶和狗狗健行趣」或「有養狗的 lgbt 健行愛好者」還高(而且長期來說大概也會比較成功)。因為就像海夫曼說的:「人往往會與事連在一起。」明確性有助於形塑聚會,因為大家可以想像自己參與其中的樣子。
然而,「如果你設定得太過明確,參加的人就不會很多,所以在過於明確和太過模糊之間要取得平衡,才能創造出讓大家願意相聚在一塊的認同感和親切自在的歸屬感。」
獨特性則是另一個要素。
這場會議、晚宴或正式會議跟你今年接下來會舉辦的類似聚會,有什麼不同?我曾經造訪日本京都的一間茶館,體驗日本傳統茶道,並學習日本人的聚會之道。茶道師和我分享十六世紀時,茶道宗師千利休告訴學生在進行茶道的過程中應謹記:一期一會。
茶道師告訴我,粗略翻譯的話意思大概是:「每一次的聚會、人生的每一刻都無法重來。」她進一步解釋道:「我們可能會再相聚,但你要珍惜這一刻,因為一年後的我們會有新的體驗,我們會變得不同,帶著不同的新體驗,因為我們都會隨著時間改變。」每一次的聚會就是「一期一會」,每次聚會時都值得把這句話牢牢放在心中。
善用聚會目的聚焦活動特點
有時候,我覺得這句話就像是逾越節原則(passover principle) ,因為在傳統猶太教逾越節的儀式中都會問:「這一個晚上和其他夜晚有什麼不同?」聚會前先問問自己:這個聚會和我的其他聚會有什麼不同?這個聚會和別人辦的同樣類型聚會,有什麼不同?這個聚會有哪些其他聚會所沒有的特點?
一個好的聚會目的,同時也應該有討論空間。如果你說你的婚禮目的就是要稱頌愛的美好,大家聽了可能會微笑,但你其實說了跟沒說差不多,因為有誰會反駁這樣的目的呢?沒錯,婚禮應該稱頌愛的美好。但像這樣沒什麼可討論的目的,並沒有辦法幫助你創造一個有意義的聚會,因為這樣的目的無法幫助你做決定。
當無可避免的壓力開始出現,像是決定賓客名單、場地、辦一晚或是兩晚,這樣的目的無法為你提供指引。而一個有討論空間的目的則能開始幫你進行過濾。如果你決定舉辦婚禮的目的是,在你準備好成立自己的家庭前,透過正式儀式回報父母為你所做過的一切,這樣值得討論的目的就立刻能幫你做出各種決定。像是剩下的唯一名額會用來邀請父母失聯已久的朋友,而不是你自己早已漸行漸遠的大學好友。
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認為婚禮是相愛的兩個人,帶著他們各自人生中最要好的朋友們共同結合在一起,這個目的同樣值得討論,也能明確提供另一種不同的答案。在這個例子中,新人家長的朋友就沒有那麼重要了,反而應該邀請新人大學時代的好友。
延伸閱讀:敏捷團隊3種簡單實用的高效引導技巧
作者:普里亞.帕克
譯者:張芷盈
出版:遠流出版